2024年底,山东滨州一家再生资源企业被市监局开出了一张5万元的行政罚单。原因是:他们擅自改装了一台液压打包机,更换了控制逻辑,并未按照设备备案制度进行申报,导致“设备参数与原型不符”。
这家企业只是想“提速增产”,请了一个做PLC编程的外包工程师私改了控制逻辑,还私自提升了系统压力。结果因改装过程中忽略了系统压力调节规范,机器运行后油温过高,引发多次报警,最终被举报。
为什么“非法改装”风险巨大?
- 失去生产许可保障:一旦查实,整条产线可能被停工;
- 保险拒赔:事故发生时,如设备未经备案改装,保险公司通常不会赔;
- 压力系统超限风险:擅自调高系统压力,会导致油缸密封失效,进而带来更大的安全隐患。
我个人觉得,这5万罚单其实还是“警告价”。一旦发生人身事故,企业可能承担的不是罚款,而是刑责。
有意思的是,他们在接受处罚时还争辩说“这只是优化不是改装”,但法律术语中,“功能逻辑改变即视为实质性改装”。
合规使用打包机的几点建议:
所有PLC控制模块更换、程序修改,必须备案或由厂家执行;
系统压力调节不得超过设备铭牌限定值;
油缸密封更换后应提交密封检测记录备案。
这听上去挺繁琐的,不过,从合规角度讲,设备安全永远是第一位的。